貓奴必讀:貓咪十大常見疾病懶人包,症狀&預防方法一次搞懂!
![貓奴必讀:貓咪十大常見疾病懶人包,症狀&預防方法一次搞懂!](https://cdn-sofydog.fonlego.com/tw//upload_files/fonlego-rwd/website/貓奴必讀:貓咪十大常見疾病懶人包.jpg)
身為貓奴,最擔心的大概就是貓主子生病!貓咪天生是「忍痛高手」,許多疾病在初期難以察覺,一旦出現明顯症狀,往往已經進入嚴重階段。因此,了解貓咪常見的疾病、症狀及預防方法,能幫助我們及早發現異常,避免病情惡化。本篇將帶你一次掌握貓咪十大常見疾病,讓你更安心照顧主子,確保牠們健康又長壽!
💡常見貓咪疾病類型
我們將常見的貓咪疾病類型分為傳染性疾病、慢性病、寄生蟲感染這三大面向來介紹:
【傳染性疾病】
1. 貓愛滋
又稱為:貓免疫缺陷病毒 (FIV, 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)。跟人的愛滋病毒HIV有類似的症狀,但不會傳染給人或狗,所以如果你遇到或是收養到有貓愛滋的貓咪是不用擔心被傳染的哦!
- 症狀:體重減輕、疲倦、淋巴結腫大、皮膚病、腸道疾病、呼吸道感染、貓癬(因免疫力降低造成黴菌感染)、口炎、牙齦炎。
- 預防:貓愛滋的傳染途徑是透過血液或唾液,因此最容易被傳染的狀況為貓咪之間打架產生傷口,進而被感染。因此最佳預防方式就是避免家中貓咪跟外界貓咪接觸。
- 治療:貓愛滋帶原者目前是無法被根治的,但只要適當照顧,不發病的狀態跟一般貓咪無異。
2. 貓瘟(泛白細胞減少症)
貓瘟(Feline Distemper)是由貓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傳染病,又稱貓小病毒性腸胃炎或貓泛白血球減少症。
- 症狀: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、發燒等。
- 預防:定期接種疫苗,保持環境清潔。
- 治療:支持療法,補充體液,控制感染。
3. 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)
貓瘟(Feline Distemper)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,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),是一種發生於貓的致命異常免疫反應,由貓攜帶的貓冠狀病毒發生變異而引起。
- 症狀:腹水、體重減輕、發燒、食慾減退等。
- 預防:減少貓咪群聚,維持良好免疫力。
- 治療:目前無有效治療方法,主要以緩解症狀為主。
【慢性疾病】
4. 慢性腎臟病
慢性腎衰竭是家貓死因第一名,許多貓咪水分都攝取不足,加上老化,因此腎臟容易出現毛病。
- 症狀:多飲多尿、食慾不振、體重減輕、嘔吐等。
- 預防:提供高品質飲食,確保充足飲水,定期健康檢查。
- 治療:飲食控制,藥物治療,定期監測腎功能。
5. 慢性口炎
貓慢性口炎(FCGS, 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),多重因素都可能造成口炎發生的原因,如:免疫系統失衡、病毒疾病併發、牙齦口腔疾病等。病毒如:貓卡里西病毒(FCV)、貓白血病毒(FeLV)、貓愛滋病毒FIV)、貓皰疹病毒(FHV)也都可能造成口炎。
- 症狀:口臭、口水黏稠甚至有血絲、口腔發炎、進食困難、食慾降低、經常抓臉或抓嘴。
- 預防:定期清潔口腔、透過潔牙零食咀嚼輔助清潔、注意飲食營養以維持良好免疫力。
- 治療:藥物治療、雷射治療或牙周治療。
延伸閱讀:やばい!牙敗!貓咪口炎了嗎?
6. 下泌尿道症候群
貓下泌尿道症候群(FLUTD, Feline Lower Urinary Tract Disease)是貓膀胱或尿道造成功能性障礙的疾病,常見發生在公貓,原因有自發性膀胱炎、尿結石、尿道栓子(尿道阻塞)等。患貓年齡大多介於2~6歲,肥胖、飼養於室內、運動量少、以乾飼料為主食及壓力大均較容易發生。
- 症狀:血尿、排尿困難、單次排尿量減少但頻率增加、排尿時哀鳴、再貓砂盆外亂尿。
- 預防:多喝水;餵食高水分飲食,如罐頭等濕糧或生食;維持環境舒適,減少壓力;定期清理貓砂盆,確保貓咪有乾淨的如廁環境。
- 治療:抗生素、消炎藥或肌肉鬆弛劑、導尿手術。
7. 糖尿病
糖尿病通常發生在年齡較大的貓咪,特別是肥胖貓或活動量較少的貓咪。
- 症狀:多喝水、多尿、多吃但體重減輕,嗜睡、後肢無力或毛髮粗糙。
- 預防:控制體重、提供高蛋白、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、鼓勵貓咪多活動。
- 治療:注射胰島素、吃糖尿病貓的處方飼料。
【寄生蟲感染】
8. 心絲蟲
心絲蟲主要透過蚊子叮咬傳播,與狗不同的是,貓咪感染心絲蟲後通常症狀較不明顯,但仍可能引發嚴重的肺部與心臟問題,甚至突發性死亡。
- 症狀:咳嗽、呼吸困難、嗜睡、食慾下降。
- 預防:預防性驅蟲藥、減少蚊蟲叮咬。
- 治療:類固醇等支持療法、氧氣治療、移除心絲蟲手術。
9. 跳蚤
跳蚤微小不易察覺,加上貓咪有著舔毛、自我梳理的習性,有時會把跳蚤、蚤卵一起吃下肚,讓跳蚤問題十分容易被飼主忽略。
- 症狀:毛髮中有細小點狀的黑棕色糞便、搔癢、皮膚發炎、掉毛等。
- 預防:定期使用驅蟲藥物,保持環境清潔。
- 治療:使用除蚤洗潔劑、除蚤專用梳、清潔環境、治療相關皮膚問題。
10. 耳蟎
貓咪耳朵內部的清理很容易被主人忽視,尤其是長毛貓,若沒有養成清理的習慣久了就有可能感染耳蟎這樣的寄生蟲疾病。
- 症狀:耳朵搔癢、黑色分泌物、頭部搖晃、耳道內有酸臭味等。
- 預防:定期檢查耳朵,保持耳道清潔。
- 治療:使用專用藥物清除耳蟎,清潔耳道。
💡預防措施與健康管理
- 定期健康檢查
貓咪由於痛覺表現不明顯,即使身體不適,飼主可能仍難以察覺異狀。因此,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,及早發現潛在的疾病,獸醫能提供專業建議,讓飼主提前預防或對症治療,確保貓咪的健康與長壽。 - 適當的疫苗接種計劃
疫苗能有效預防多種傳染性疾病,如貓瘟、貓白血病等,特別是多貓環境或貓咪會經常外出。幼貓通常需在8-16週內打完基礎疫苗,成年貓則需依獸醫建議進行年度追加。 - 維持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
營養不均衡可能導致貓主子免疫力下降、肥胖或其他慢性疾病。選擇高品質、適合貓咪年齡與需求的飼料,並確保牠們攝取足夠水分,是維持健康的關鍵唷!此外,適量運動能幫助貓咪保持理想體態,減少肥胖相關疾病,如糖尿病與關節問題。透過逗貓棒、貓抓板或貓跳台,讓貓咪每天適度活動,也避免牠無聊,身心都健康更容易長壽又幸福。 - 保持生活環境的清潔與衛生
養貓的人要好好維持環境唷!髒亂或潮濕的空間容易滋生細菌、霉菌與寄生蟲,增加感染風險。定期清潔貓砂盆、食碗、水碗,並確保貓咪的生活空間通風良好,避免異味與過敏原堆積。另外,梳理毛髮、清潔耳朵與修剪指甲,都是保持貓咪健康的重要步驟。
💡結語
想要讓貓主子健康又長壽,日常的細心照顧是不能略過的!定期健康檢查、按時打疫苗、吃得好、動得夠,加上維持環境整潔,都是讓貓咪遠離疾病的小撇步。畢竟,主子健健康康,奴才才能安心撸貓,對吧?讓貓咪開心當個無憂無慮的小霸王可是每位貓奴的責任!